第一百零九章 读书救不了大明(1/2)

每天却有一大堆的灾民往这里赶,希望能靠着官府度过灾年。

然而等他(她)来时却发现,这里的粥棚早就空了。这叫百姓们如何不愤怒,千辛万苦的来到洪洞县,却连一口粥都没有喝的。

灾民们纷纷围住县衙,讨要说法!

“县太爷,我们听说这里有粥棚,大老爷远过来,怎么一口粥也没有?”

“是啊,我们都饿了两天了,娃儿饿的哇哇叫,县太爷,您就发发慈悲,给我们熬一锅粥吧!”

陈天平听着外面百姓们的乞求声,非常的无奈,没想到他是好心办了坏事。

如今县里的粮食已经消耗完了,他自己都饿了一天,头脑发昏,哪里还有什么粮食。

“乡亲们,大家听我说,灾民实在太多了,粮食已经消耗完了,你们还是去别的县吧!”

“撒谎,粮食一定还有,不然你们这些当官自己吃什么?”

“不错,你们这个当官的惯于撒谎,县里一定还有存粮的!”

陈天平听着百姓由乞求变成了愤怒,他这才明白,他是彻彻底底办了一件坏事情。

原本他天真的以为,凭着自己一点微薄的努力能救助一些百姓。如今却是彻彻底底的害了这些百姓。

倘若没有粮食,这些灾民恐怕都活不多久了!

陈天平是真的后悔,他失魂落魄的回到县衙,脑海中不停的闪烁。

他出身于书香世家,父亲是当朝大员。他是一心读书,十三岁中秀才,二十一岁中举人,二十五岁中了进士,虽然名次不高。也算得上是少年得意了。

陈天平抱着远大的志向,来到地方做一个知县。却发现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。

许多事情,书中并没有教他怎么做。因此他磕磕碰碰,凭着自己的良心做事,得罪了不少人。但也总算赢得了当地百姓的称赞,被人称作陈青天。

这让他以为凭着良心做事的就够,然而这次大灾狠狠的打了他一巴掌。

想做一个好官,光靠良心做事是远远不够的!

陈天平现在后悔也是没用,事情到了这个地步,他是毫无办法。别说救助那些灾民,他自己都救不了!

他悲哀的发现,这次的事情一旦捅了上去,即使是他父亲也不一定救得了他!

更不要说这些灾民要是死在这里,或者发生暴乱。

做为始作俑者,既然朝廷没有处罚他,他也没有脸在苟活下去了!

听着外面百姓的呼喊声,陈天平很是绝望。

他失魂落魄的来自己的书房,一屋子的书却没有一本能够救他,救那些百姓。

陈天平突然愤怒起来,他发疯似的将书房的书架全部推到,一本本书摔在上,木架撞在地面上哐当作响。

他拿起一本《论语》,这本已经被他翻烂的书,陪伴了他整个少年时代。陈天平再次打开,看着里面的字眼,觉得每个字都是讽刺。

“你能救我吗,能救百姓吗,你不能?”他疯狂的撕掉这本陪伴他青春的《论语》。

陈天平又拿起一本《孟子》,与《论语》一般,也是一直陪伴他身边的书,就连书线都换了许多根。

他绝望的呐喊:“你能救我吗,能救百姓吗?你也不能!”

陈天平拿起一本本书,又丢下一本本书,宛若疯狂。

一个二十出头的少妇抱着一个孩子闯进书房,看见陈天平瘫坐在地,疯了一般不停的撕书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document.write ('');